外语学院举办“重温历史,展望未来”主题团日活动

发布日期:2019-05-21 浏览量:

今年恰逢五四运动100周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,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意识,5月11日下午,外语学院团总支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——圆明园遗址公园开展了围绕“重温历史,展望未来”的主题团日活动。

下午两点,来自2018级六个班的学生代表在学生会组织部成员的带领下,踏进圆明园。本次活动一共分为以下五个环节:

1、参观三一八烈士墓

2、合唱《我和我的祖国》

3、参观西洋楼、大水法遗址

4、朗诵诗歌

5、同学分享活动感悟

沿着藻园北行约五百米,树林深处的一处石碑下,悄然地安眠着一些革命烈士,这便是三一八烈士墓了。三一八烈士墓在地处圆明园遗址西南角。

1929年,为纪念1926年"三一八"惨案牺牲的47名烈士而建。1926年3月18日,中共北方区委、北京地委和共青团北方区委、北京地委同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、北京总工会、北京学生联合会、北京反帝大联盟、广州代表团等60多个团体、80余所学校约计5000余人在天安门举行"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国民大会",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军舰侵入大沽口、炮击国民军及美、英、日、法、意、荷、比、西等八国无理通牒中国的罪行。

群众大会上午10时开始,首先由大会主席徐谦报告会议议程,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段祺瑞政府17日对请愿群众的暴行。大会议决:通电全国一致反对八国通牒,驱逐八国公使,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,撤退外国军舰;电告国民军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而战。会后,群众结队前往段祺瑞执政府请愿,要求段政府立即驳复八国通牒。当队伍来到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时,预伏的军警竟开枪射击,打死47人,伤200余人,制造了震惊中外的“三一八”惨案。

2

1

同学们进入陵园以后,环绕一周,对革命烈士表达了深深缅怀。三一八烈士墓不仅是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重要体现,也是对五四运动精神的传承。参观完毕后,同学们在陵园外的广场上,合唱了《我和我的祖国》,既体现了对革命烈士的缅怀,也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。

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(康熙四十八年),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。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,圆明园曾以其庞大的地理规模、卓越的营造技艺、精美的建筑景观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,被誉为“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”,更被法国作家维克多·雨果称誉为“理想与艺术的典范”。

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,抢掠文物,焚烧,八国联军之后,又遭到匪盗的打击,圆明园终变成一片废墟。而其中,西洋楼与大水法被认为是圆明园内最精美最巧妙的建筑群之一。由于其部分结构得以保存,我们仍能从这些断壁残垣中看到它们当时的辉煌。同学们参观西洋楼和大水法遗址,更能直观地体会到过去的那段历史。

1

1

参观西洋楼、大水法遗址

参观圆明园遗址,我们不仅仅应该对历史回味感悟,更应该思考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们怎样才能吸取历史的教训,避免重蹈覆辙,以更好地展望未来。这是一个国关学子应该具备的视野,也是一名中国青年应肩负的责任。

在大水法遗址处,来自日语18级的王奕昊同学申请朗诵了现代作家冯峥的散文《圆明园祭》,表达了对圆明园的怀念以及对屈辱历史的悲愤。另外几位同学,也在参观完毕后分享了自己的感悟:

我们大家都知道英法联军入侵北京、烧毁圆明园的屈辱历史,160年后的今天,我们站在这里除了缅怀过去以外,更多的是要明白“落后就要挨打”的悲痛教训。我们可能无法去改变过去,但我们可以一起去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。

—— 英语18级魏兰心

很荣幸参加这样的团日活动,来到圆明园缅怀先烈、参观遗址,我们来到这里不应该是带着仇恨,而是应该心中向往并怀揣着和平的愿望。作为国际关系学院学生,在当今国际化、全球化背景下,我们更应该肩负责任,推动世界和平发展。

—— 日语18级刘溢

活动的最后,全体同学在大水法遗址前合照。参观时间虽短,但希望同学们都能有所感悟,在这趟重温历史的旅途中,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,更好地展望未来。

1

文字:赵斯涵

摄影:谢灵兰

编辑:王欣

校对:吴杨